8月17日,由中国大豆产业协会、黑龙江省大豆协会等共同主办,大商所支持的“2023年大豆行业年会暨第七届中国大豆产业国际高峰论坛”在哈尔滨举行,大豆行业专家、学者以及政府部门代表等齐聚一堂,共谋中国大豆产业未来发展,论坛吸引了700余位业内人士参与。

  中国大豆产业协会会长、北大荒农垦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杨宝龙在致辞时表示,过去三年,大豆价格波动较大,产业链各经营主体面临较大压力,企业利润被摊薄,面临的风险增加,企业收益最终拼的是风险管理能力。

  在杨宝龙看来,目前中国的大豆产业已经较为成熟。他对大豆产业未来发展提出了三点建议:一是加强国产大豆加工企业和生产基地之间的连接;二是大豆产业链条上的企业提升资本能力、强化风险管控水平;三是重视和加强科技能力建设。

  黑龙江省农业农村厅二级巡视员李伟在致辞中表示,黑龙江是我国农业大省,粮食生产在全国占有重要的战略地位,是全国最重要的商品粮基地和粮食战略后备基地,粮食产量连续多年居全国首位。黑龙江大豆产业对于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实现大豆长期稳定、安全供给具有关键意义。近年来,黑龙江省大豆种植面积和产量持续增加,大豆育种取得了理想成果,与此同时,大豆加工产业也迎来了飞速发展。黑龙江省将继续致力于提高大豆产量和质量,保障国家大豆等初级农产品供给安全,为国家粮食安全作出更大贡献。

  大商所党委委员、副总经理王伟军在致辞时表示,今年是大商所成立30周年和大豆期货上市30周年。30年来,大商所以大豆期货上市为基础,持续推动大豆衍生产品体系和市场体系建设发展,为服务大豆产业健康有序发展、乡村振兴和初级产品供给保障作出了贡献。截至2022年年底,在大豆产业链上,大商所上市了黄大豆1号、黄大豆2号、豆粕、豆油期货和期权,并在全部豆类产品上引入境外交易者,从而实现了大豆产业链系列品种期货期权产品全覆盖,进一步强化了国内大豆市场在国际大豆产业及全球油脂油料风险管理体系的重要地位。

  据悉,大豆系列品种一直保持着较好的流动性。今年前7个月,大豆系列期货和期权成交量3.95亿手,成交额18万亿元,日均持仓418.67万手,占大商所市场份额的比例约为29%。其中,黄大豆1号期货前7个月累计成交约2500万手,同比增加23%,7月底持仓约23万手,同比增加48%,产业客户持仓占比也处于较高水平。较好的流动性使市场具有较高的风险转移承载能力,为更好发挥期货功能、服务大豆产业提供了坚实的市场基础。

  记者在会上了解到,多年来大商所以大豆为试验田,持续探索产业服务体系。从2003年推动期货价格信息下乡、2004年引导黑龙江豆农先卖后种,到2005年开启“千村万户”市场服务工程,推动小生产与大市场的对接,再到2015年首推“保险+期货”模式试点,大商所在服务“三农”道路上走得更深更实,多层次资本市场支农作用日益彰显。特别是近年来,大商所形成了以“保险+期货”为主模式,兼容场外期权、基差点价、含权贸易等模式的“农民收入保障计划”,今年又在大豆品种上引入银行和龙头企业,打造“银期保”这一“保险+期货”新模式,着力解决困扰农业生产经营的“风险大、融资贵、销售难”三大问题。据统计,至今大商所“保险+期货”项目在大豆品种上累计投入的资金占到这一模式总投入的20%。

  大商所市场发展部相关业务负责人在做“期货市场服务大豆产业高质量发展”的主题演讲时表示,目前大商所已经建立了内涵丰富、形式多样的市场服务体系。除了“农民收入保障计划”外,以龙头企业为代表的“产融培育基地”,通过“理念宣导、手把手教、带动实操”,循序渐进引导大豆产业链上下游期现结合发展;“企业风险管理计划”也为大豆产业企业尝试参与期货市场提供了资金支持和实践机会。此外,针对大豆系列相关品种合约规则优化的脚步也从未停歇。去年,大商所通过将豆油仓单有效期由最长12个月调整至最长4个月,有利于提高交割仓库使用效率,增加可供交割资源;同时以市场化为向导,不断优化产业布局,首次在广西设立豆粕和豆油的交割库,进一步扩大了相关品种的可供交割资源。

  “大豆系列品种已经成为大连期货市场中产业客户参与度最高和企业风险管理模式最为丰富多样的品种板块,增强了产业链供应链安全和韧性,促进了油脂油料产业现代化和高质量发展。在场外平台上,相关企业也开始依据期货价格对进口非转基因大豆定价,体现了非转基因大豆期货价格的国际影响力。”王伟军说。

  据悉,下一步,大商所将持续紧跟产业及市场趋势变化,保障大豆系列期货期权市场高质量运行。一是进一步完善产品体系和市场体系,丰富产业风险管理“工具箱”;二是深化“一品一策”,继续优化合约规则、完善交割布局,提升市场运行质量,加强期现联动监管,确保市场安全和高质量运行;三是以“农民收入保障计划”“企业风险管理计划”和“产融培育基地”为抓手,进一步提升产业客户参与度,持续深化服务模式和产业服务。综合施策助力保障粮食等重要产业链供应链安全,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和加快建设农业强国贡献期货力量。

  南华期货董事长罗旭峰在致辞中表示,今年以来,大豆市场面临新的机遇与挑战,在产量稳步增加的同时,如何促进国产大豆消费量匹配增长成为大豆产业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基于此,南华期货将利用衍生品方面的专业能力,为实体企业发展“保驾护航”。公司及下属各子公司以国内外现货市场为基点,依托丰富的研究资源和畅通的现货渠道,通过综合利用期货及其他金融衍生工具,帮助企业加强在采购、销售、库存、资金等整个经营过程中的风险管控,为企业提供全方位的风险管理服务。

  记者了解到,南华期货对“保险+期货”项目的运用日益成熟,参与项目覆盖黑龙江、河南、山东、内蒙古、广东等10余个省份,涉及大豆、玉米等众多的农业品种,使相关农业群体能够利用金融工具应对不确定风险。以黑龙江为例,南华期货黑龙江分公司与海伦市政府结对,借助专业优势,成功打造“保险+期货”的海伦模式,2017年以来,在大商所的支持下持续开展“保险+期货”、场外期权等多个项目,实现了良好的项目效果,助力海伦市实现农业产业升级发展,打造金融与农业融合发展的成功案例,为期货市场在服务农业现代化和助力乡村振兴战略方面打造了良好的示范效应。

  会议当天,相关专家、学者分别就“当前中国与全球宏观经济分析与展望”“2023/2024年度全球大豆供需及价格展望”“国产大豆加工技术创新趋势与应用”“借助政策东风振兴大豆产业”“黑龙江新季大豆市场价格趋势分析与展望”“全球大豆玉米价格的演绎”等进行主题演讲。同时,与会嘉宾还围绕“中国大豆产业创新发展路径探讨”“2023年新季大豆市场格局变化及价格展望”主题展开深入探讨和交流。